[2019/10/18]   【活動回顧】2019.10.04聽力障礙-聽力檢查與臨床經驗分享 預計進入實習前的小準備

撰稿人:A3聽力組李孟馨同學

以臨床評估檢查介入老人的聽力檢查時,需要顧慮到兩大面向,分別是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關於病史詢問的部分可以依據病人的狀況來詢問,以下有一些問題可以參考: 請問今年幾歲?聽損何時開始?如何進展?聽力問題是在安靜環境下聽不清楚還是在噪音環境下才會聽不清楚?是否伴隨耳痛或耳朵有分泌異體?是否伴隨耳鳴眩暈或失去平衡感?是否有創傷病史?耳朵是否動過手術?家族中有人也有聽損嗎?曾服用過哪些藥物?而理學檢查的部分必須要顧慮到病人的耳垢衰塞、耳黴菌症、耳道鬆弛等病徵皆會影響到測量出來的聽力閾值,需要經由觀察後再進行理學檢查。 常見聽力學評估工具有以下種類:純音聽力檢查(PTA)、語音聽力檢查、聽阻聽力檢查及電生理聽力檢查等。 1. 純音聽力檢查:需要包含指導語說明、遮蔽程序的說明、座位的安排(若是認知功能較差的老人可讓他面對窗口)、如何反應(按鈕首選,但須觀察病人手部的靈活度,也可以舉手或利用口語反應)、測試時間的掌控(有些長者無法久坐,需視個案的不同進行調整)。而純音聽力檢查的結果會隨著年齡遞增,在高頻處的聽力閾值越來越差,且老年人聽損的交往能力和他本人所感到的困難程度,往往比測出來的聽力閾值還要差。 2. 語音聽力檢查:SDT(應用於無法配合聽檢流程的個案)、SRT(測試可以聽到最小聲的語音閾值)、SRS(確認個案是否有語音辨別困難的問題、做助聽輔具的效益評估等)。而語音聽力檢查不僅可以為助聽器選配提供參考、評定助聽器對老年聽損患者的康復能力、評價聽損老人的聽損成立及交談能力、也可以對於病灶的定位(耳蝸後病變等)。在某些老年聽力損失患者中,純音聽力可表現為輕度,而在噪聲干擾下,言語辨識率明顯降低,多由耳蝸病變所致。 3. 聽阻聽力檢查:鼓室圖(耳塞放置要訣,可用來判斷中耳功能)、聽反射閾值 4. 電生理檢查可以用於鑑別診斷蝸後病變、耳蝸病變或聽障程度之鑑別,種類有OAE、ABR等測量工具。 5. 聽力障礙自我評估量表(HHIA)是對於聽力損失的自我評估 65歲約有2%人口患有失智症,年齡每增加5歲,患失智症的機率兩倍成長。研究指出聽損會造成認知能力的退化,因此改善聽損對於失智症的人來說能延緩認知退化的速度,特別在於健忘、要求反覆說明、焦慮、攻擊性行為等方面。在失智症個案中,SRT 完成度較低,因此多半改以 MCL 來完成個案的 SRS對有心智障礙的老年人來說 PTA (AC) 與 SRS(MCL) 是較能被接受的檢查項目。對於失智症個案來說,聽到以前未曾聽過的刺激音會有焦慮及不安全感、難以理解指導語、口語、在聽檢過程中忘記自己應該做甚麼、戴耳機也會導致他們的焦慮、陌生環境、見到陌生人等都會降低他們在檢查中的專注度。 對輕度失智症個案進行聽力評估時可以選擇放慢檢查速度,讓個案的心情放鬆、允許家屬陪伴、盡量簡化指導語、放慢說指導語的速度,說的過程中要適時的有停頓、在正式檢查前先訓練個案幾次,讓個案實際練習該如何進行檢查、讓個案自己口述一次要如何進行檢查,確保個案是足、夠理解指導語的、個案有聽到聲音的反應可以改為口頭表示取代按壓按鈕或舉手、檢查過程中隨時觀察個案狀況,提醒他聽到聲音要記得反應、刺激音改為pulsed tone 更合適、聽力師對個案應要表現出較生動、活潑的態度,說話時可以加入手勢。對中重度失智症個案進行聽力評估也較為困難,主觀聽力檢查較難進行,因此可以進行SDT、客觀檢查確定個案閾值是有必要性的。 未來老人聽力學的發展將會有更多研究能提出該如何對於失智症患者進行更確切的聽力評估,對於失智症患者進行更有效率輔具選配與聽能復健課程,對於老人聽力學的發展更有助益。 筱曼老師在演講的尾端以許多個案作為例子,分析了許多老人聽損的個案,並且說明了病史、檢查策略、治療方法到預後,讓我們更加了解老人聽力學的領域是如何繼續蓬勃發展,期許自己在未來也能夠成為一名致力於老人聽力學的聽力師。

【活動回顧】2019.10.04聽力障礙-聽力檢查與臨床經驗分享 預計進入實習前的小準備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