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8]   【活動與演講】2021年10月17日「跨團隊合作的聽語臨床服務與復健:聽語實務人員與醫師攜手共同為聽損者努力」講座

馬偕醫學院  聽語學系 大事記

活動主題:「跨團隊合作的聽語臨床服務與復健:聽語實務人員與醫師攜手共同為聽損者努力」講座

日期:110.10.17(星期日)

地點:線上研討會(Microsoft Teams)

活動摘要:為提供完善的聽語創/復健服務,需要跨領域/跨團隊的聽語專業人員彼此緊密互動和合作。本次研討會為第四屆每兩年舉行一次的馬偕雅文聯合聽語研討會,此次邀請八位分別來自醫療院所高教機構和聽語文教基金會的專家們分享五個聽語相關的題目,包含「聽語人員應知道的分子醫學層面-簡介遺傳性聽障及聽損基因檢測之臨床應用」、「聽語人員應知道的分子醫學層面-運用幹細胞科技找尋治療遺傳性聽損患者SLC26A4GJB2基因變異的方法及藥物」、「學前聽損兒童的社會行為發展及其相關的影響因素」、「先天性聽障植入人工電子耳:語音聽知覺表現及其普通學校適應量表之研究」、「不只是身體安置在普通班的融合教育-談聽覺障礙學生有效溝通的引導與支持」。藉此,與會之聽語專業人員不僅能獲得當前台灣聽語領域熱門議題的相關資訊,透過與專家們的直接互動,也可促進跨團隊聽語專業人員之間的了解。

心得:首先,聽損生物分子醫學的主題由陳姵妤醫師和許益超副教授主講。陳姵妤醫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搭配豐富的臨床研究資料說明何為遺傳性聽損、與聽損相關的常見基因有哪些以及聽損基因檢測的臨床應用。許益超副教授則是由基礎研究的觀點講授運用幹細胞科技治療遺傳性聽力損失的可能性,當中提到許多對於臨床實務人員來說較為新穎的生物醫學知識和發展。褚嘉慧醫師和林鴻清教授則是以臨床耳鼻喉科醫師的角度和臨床研究,分享先天性聽損之兒童植入人工電子耳後於語音聽知覺測驗的表現和主觀評估學校適應的狀況,讓與會者了解先天性聽損之兒童人工電子耳使用者的後續效益。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已成立多年,服務過非常多的聽損兒家庭,同時擁有豐富的臨床實務經驗和研究經驗。此次研討會,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的四位講者以講述學理為開端,再以臨床實務經驗或資料說明的方式談學前聽損兒童的社會行為發展及相關因素和聽損兒童的學校教育。本次研討會的演講題目是高度發展國家,如英、美、澳等,關注已久的議題。此次能吸引到諸多不同專業身分者的共襄盛舉,也顯現台灣聽語發展的進步。

照片

照片說明1:研討會開場說明。

照片說明2陳姵妤醫師演講「聽語人員應知道的分子醫學層面-臨床醫學:簡介遺傳性聽障及聽損基因檢測之臨床應用」。

照片說明3:講員及座長們於會中合照。

照片說明4:講員、座長和與會者大合照。

 

回上頁